實支實付醫療險迎大變革 金管會:未來理賠將以損害填補為限

實支實付醫療險迎大變革 金管會:未來理賠將以損害填補為限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26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證實,未來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朝損害填補原則進行改革。(中央社資料照) 近日傳出國內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掀重大變革,金管會今天(26日)證實,未來將朝損害填補原則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防堵保戶投保多張、走副本理賠「賺錢」。新制上路時間還待與產、壽險公會討論,但確定不溯及既往舊保單。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26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證實,未來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朝損害填補原則進行改革。(中央社資料照) 消息一出,外界高度關注,新制上路前,將可能出現現行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效應及下架潮。 目前國內實支實付醫療險可採副本理賠,每人投保以3張為限。金管會正研擬推動實支實付醫療險回歸損害填補精神,未來各家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上限將不得超過保戶實際醫療費用支出,避免出現理賠過度填補、靠保單賺錢的現象。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證實,未來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朝損害填補原則進行改革,即各家保險公司理賠總額以保戶實際支出為上限;現行規定投保限額3張,未來新制上路,將回歸各保險公司核保機制把關,並在理賠加入損失分攤機制。 蔡火炎解釋,未來保險公司新保單將落實損害填補原則,但在新制前賣出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還是會按原先契約約定及理賠原則處理,換言之,新制並不溯及既往舊保單。 蔡火炎也針對本次改革做出回應表示,相關上路時程要先經保險局內部會議,再和壽險公會及產險公會針對細節及配套措施進行討論,目前尚無確定時間表。   其它文章: 「實支實付險壽險公司紛紛下架,以後醫療實支保障恐會調整」 噓~~!業務員不會跟你講的袐密,為什麼要賣你罐頭保單 …

「實支實付險壽險公司紛紛下架,以後醫療實支保障恐會調整」(作者:保險克勞斯小編)

「實支實付險壽險公司紛紛下架,以後醫療實支保障恐會調整」 近來,醫療保險風雲變幻,引發了廣泛討論。隨著醫療費用攀升,實支實付醫療險不斷面臨理賠上限的挑戰。為因應這一局面,壽險公司紛紛實施節流措施,包括下架商品、改版、提高保費等,然而這些舉措不僅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也使得保費逐漸攀升,對經濟脆弱族群構成了沉重負擔。專家建議,缺乏實支實付險保障的民眾應儘早考慮選購保單。   實支實付醫療險下架風波 中國人壽在今年8月15日宣布停售「金康泰」住院醫療附約,這是繼台灣人壽之後,第二家無法應對理賠壓力而退出的保險公司。台灣人壽的新住院醫療保險附約曾是市場上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費率最低的選擇,並接受副本理賠,成為該公司近年銷售最多的保單。然而,由於理賠率超過100%,理賠金額遠超保費收入,因此,台灣人壽在今年6月29日暫停銷售該保單。隨後,保經、保代相關案件也轉往中國人壽,以避免理賠率持續攀升的情況發生,中國人壽隨即在8月15日停售「金康泰」住院醫療附約。   根據報導,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表示,截至2021年底,壽險業者共售出92張實支實付型個人醫療險,其中53張可接受副本理賠,39張為正本理賠。然而,最新統計顯示,這樣的保單數量減少至49張,其中副本理賠僅剩21張,正本理賠為28張。相較之下,這樣的消失比例高達46.7%,可接受副本理賠的減少達到60.4%。   弱勢族群負擔不起的狀況 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對大多數民眾特別是弱勢族群而言,迫切需要實支實付險的保障。然而,實支實付險在下架商品、改版、提高費率等情況下不斷變得難以負擔。專家表示,隨著保費上漲,弱勢族群可能無法負擔保險成本,這將使得未來的醫療需求變得更加艱難。   實支實付險回歸損害填補原則 有專家呼籲保險業者應重新考慮回歸損害填補原則,重新設計實支實付型商品。曾任壽險公會秘書長、現任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委員的一位專家提出,當民眾投保超過一張實支實付險時,應限制只能購買超額保險。例如,第一張實支實付險的給付上限為50萬,第二張保障範圍在50萬至100萬的部分,第三張則是超過100萬的部分,以此類推。專家表示,超額理賠只賠不同層次的超額,不會重複理賠,這將有助於阻止不當得利情況的出現。儘管贊同實支實付險回歸損害填補原則,但他們也指出,主管機關不應過度進行行政指導,以免對市場造成更大波動。   總結 在實支實付險的下架、提價甚至換單等情況下,專家建議,缺乏此類保障的民眾應盡快購買保單。實支實付險填補了疾病和意外造成的醫療費用支出,然而理賠金額並非無上限,需視投保額度和保單條款而定。   醫療保險領域的未來充滿變數和挑戰。民眾在確保自身健康及醫療需求的同時,也需留意保險市場的變動。醫療保險是一項重要的金融保障工具,而在醫療費用攀升的時代,適時了解並選擇合適的保險計劃至為重要。   不斷變化的醫療保險 隨著醫療費用的增長,實支實付醫療險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這促使保險公司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下架商品、改版、提高保費等措施,這些變動不僅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同時也使得保費負擔逐漸加重,對經濟上較為脆弱的族群帶來巨大壓力。 保障的減少與負擔的增加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商品不斷下架,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的數據,可接受副本理賠的保單數量減少了6成,這一損失比例近一半。這種狀況使得大多數民眾尤其是弱勢族群的保費負擔不斷增加。由於醫療支出不斷增長,許多民眾迫切需要實支實付險的保障。然而,保險公司的節流措施可能使得弱勢族群無法負擔保險費用,進而讓未來的醫療需求變得更加棘手。 回歸損害填補原則的呼聲 專家建議,保險公司應重新考慮實支實付型商品的設計,回歸損害填補原則。一位專家曾提出,如果民眾投保超過一張實支實付險,應限制只能購買超額保險,這樣的方案有助於防止不當得利情況。儘管這個想法值得肯定,但應主管機關不宜過度干預市場。 結語 在保障自身醫療需求的同時,留意醫療保險市場的變動至為重要。隨著醫療費用不斷增長,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保險計劃變得更為關鍵。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不僅需要關注醫療保險的變化,也需要對各種保險計劃進行全面的評估和理解。 其它文章: 噓~~!業務員不會跟你講的袐密,為什麼要賣你罐頭保單 解析癌症治療支付困境 …